全球焦点!以虫治虫三亚豇豆绿色种植有新招

时间:2023-04-22 02:14:20来源 : 海南日报


(资料图)

“在产豆高峰季,50亩大棚和17亩大棚出产的商品豆产量几乎一样!”4月20日,站在三亚市天涯区妙林田洋的田埂上,指着左右两旁、分属不同企业的大棚,技术员林明星笑着说。

在林明星的左手边,是17亩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种植的豇豆大棚,右手旁的则是沿用传统种植模式的50亩豇豆大棚。这个种植季,种植管理技术的差异,让两家企业直观感受到了“以虫治虫”绿色种植的科技魅力。

走进林明星管理的豇豆大棚,虽已进入种植收尾期,但豆秧上仍挂满了青绿的豇豆,豆身细长、表面光滑。“整个种植期,我们没使用过一次化学农药。相较于传统种植的豇豆,我们至少可以多收获6次,商品豆的数量明显提升,次级豆数量减少50%以上,平均收购价每斤也高出1元。”林明星说。

豇豆质量和售价的提升,秘诀在于绿色种植。17亩示范种植的豇豆,是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指导下,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生物防治技术支撑,使用南方小花蝽等天敌昆虫,防治豇豆蓟马、蚜虫、小飞虱等害虫,减少甚至不用化学农药。

“蓟马是豇豆生产常见的病虫害,容易产生抗药性。我们根据豇豆虫害发生的规律、种类等,筛选出南方小花蝽等天敌昆虫,结合防虫网等物理阻隔技术,在海南三个地区开展生物防治技术试点,蓟马等虫害整体控制效果达到80%以上,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%以上,豇豆农残检测合格率100%,实现豇豆绿色种植。”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郑礼说。

打开一瓶装有100只南方小花蝽的瓶子,选择豆藤密集的阴暗处倾倒瓶身,瓶内活跃的南方小花蝽随即陆续飞出。

这样的操作,对林明星已不算是新鲜事,“种植季我们平均半个月释放一次天敌昆虫,每亩投放400只至800只不等,投放简单、人工投入少。”林明星感叹道,与传统豇豆种植不同,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和人力的投入,每亩成本至少降低2000元。

采摘期更长、种植成本更低、生态和社会效益更显著,首次试点就取得实效,郑礼特别兴奋。兴奋之余,他和团队开始思考今冬如何进一步完善豇豆种植生物防治技术。

“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防控技术,筛选更多适宜海南的天敌昆虫种类,研究海岛小花蝽等天敌昆虫的繁育技术,持续研究天敌昆虫应用和释放技术,力争达到生物防治完全替代化学农药施用的效果。”郑礼说。

穿行在酷热的豆棚中,林明星麻利地摘取鲜嫩的豇豆,不一会的工夫,怀里就抱满了即将出售的商品豆。他的身上,偶尔停留着一只只黑色的南方小花蝽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